据多家海外媒体透露,2025年4月8日,美军花费重金研发的TPY-4雷达,已正式装备部队投入使用。
据说这个雷达是军火大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专门为隐身战机设计的,还是美国首款氮化镓“反隐身雷达”,居然还有能力直接锁定中国的隐身战机歼20。
之前发布的宣传资料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光是夸耀TPY-4反隐身雷达的强悍性能,还把中国的歼20战机当成了假想敌来详细展示,颇有种在美方的“火眼金睛”下,任何隐身战机都躲不过的感觉。
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从公开资料来看,这可能只不过是美国人的一次自我陶醉而已。
反隐身神器?
在谈论美国人的自欺欺人之前,咱们还是先来聊聊这款“反隐身雷达”这玩意儿。
大家都知道,隐形战机一般是通过使用特殊材料和独特设计来减少雷达的反射面积,进而降低它在雷达探测频段的信号特征,以达到隐身的目的。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反隐身雷达会用米波等不一样的波段来探测,这样就能抓住隐身战机在空中潜行时留下的微弱痕迹。
与此同时,反隐身雷达也会用多频段和多极化的探测法,这样就能更全面地捉住隐身战机的雷达信号,进而提升探测的精准度和可信度。
就光靠雷达探测可不行,反隐身雷达系统还能和其他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啥的,整合在一起,这样能更好地捕捉隐身战机的各种特征信息,比如热辐射、外形轮廓等,轻松找到战机的“踪迹”。
随着人工智能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反隐身雷达也跟着升了个级,配备了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把各种信息和雷达探测的结果进行精细的处理和分析了。
因此,反隐身雷达曾被誉为对付隐身战机的绝对克星和天敌。
而中国掌握这款隐身战机克星的时间,竟然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早在2018年,中国新华社就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四年之后,美国终于造出和中国同款反隐身雷达》的文章,介绍这款神奇的设备,文中提到,美国的同类产品直接参考了中国的JY-26雷达的一些设计思路和技术特征。
可见,那时候中国在反隐身雷达技术上已经比美国具备了明显的优势。
光是从文章的标题上分析,就能明显看出一些端倪。
恰巧,科技部主管的学术期刊《电子产品世界》也引用了台湾省媒体“中时新闻社”的消息指出,
“咱们的氧化镓技术可谓是突飞猛进啊,雷达性能牛得不得了,让400公里范围内的F22都没法藏身!”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尽管美国洛马公司把TPY-4氮化镓“反隐身雷达”吹得很神奇,说能够用L波对歼20这样的目标进行侦察预警,甚至还宣称侦察范围能达到500到1000公里(这已经超过了之前提到的中国雷达的400公里)。
不过说实在的,从实际情况来看,TPY-4雷达的真正性能,与中国的同类产品比,可能并没啥优势。毕竟,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中国在反隐身雷达技术上可是有先发优势的。
再说了,有了这么先进的反隐身雷达技术,中国肯定会继续优化战机的隐身性能,力求在这方面更进一步。
那么,面对那些已经升级过的隐身战机,TPY-4雷达还能不能保持那么强的探测能力,这就让人有点怀疑了。
探寻中国战机不易
从研究战机的角度来看,光是“反隐身雷达”这名字里有个“反隐身”,可不见得就真能让所有的隐身战机无处藏身。
TPY-4雷达这玩意儿,宣称能探测到1000公里远,听起来挺厉害的。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距离主要是针对那些大型目标的。要是碰上雷达反射面积小的隐身战斗机,它的探测距离就得大打折扣了。
要是再考虑到复杂的环境和地形遮挡这些实际作战因素,TPY-4对歼20的探测距离肯定是要缩水的。老实说,真要是在实战中,它所说的反隐身,可能就得用个网络段子来形容:“反了,但没完全反”了。
再说了,歼20不光是有隐身涂层,在材料和设计上都下了不少功夫,吸波能力极强,隐身效果那是杠杠的。而且,TPY-4还没正式上场打仗,谁又能保证它的性能就真能跟宣传的一样牛呢?
随着咱们国产隐身战机的电子战能力越来越强,歼20实际上已经能给各类雷达带来不小的压力。
就算TPY-4雷达能勉强“捞”到歼20的身影,可在中国强大的电磁干扰下,未必能把探测数据准确、快速地传回后方,进而进行及时反应。
再说了,TPY-4这款氮化镓雷达,还得用不少稀土来做配件,而美国目前手里握着的稀土总量只有180万吨,光这点儿可根本不够TPY-4的需求。
就是说,美国要想保证TPY-4能够正常运转,那就得从国际市场上搞到稀土的进口保障。
可是,问题来了。按照现在全球的稀土储备情况,每三勺稀土,就有一勺是从咱中国的矿区拉来的。光这一点,中国就能随时对美国的稀土供应施加压力,搞得TPY-4雷达的作用大受影响,甚至就可能变成一堆废铁。
所以,单从这三条来看,歼20根本就不需要太在意TPY-4。
当然,这可不代表咱们中国就能对美国的反隐身雷达掉以轻心,毕竟TPY-4还是一款挺厉害的产品呢。
它的问世意味着中美等顶尖军事强国已经步入了反隐身雷达的新时代。往后隐身跟反隐身技术的较量,绝对会成为各国军事竞争的新热点。
